省物资集团属下广东航兴公司、省金属回收公司对佛山民营企业金型公司钢材贸易业务逾期债券本金11亿元、预计损失风险超过5亿元;广弘国贸公司与江西民企赣州新能源公司的稀土贸易、与台山金润公司的铝制品贸易以及与山西长治的煤炭贸易三个项目逾期债权超过1.5亿元;广业公司属下岭南公司原总经理石云保以违规签订合同方式,造成2000多万元国有资产损失风险……
去年11月以来,省属企业中陆续发生了一些重大资产损失案,而这些案件都涉及国企参与融资性贸易的问题。
省国资相关负责人表示,国企参与融资性贸易的问题由来已久,容易发生贪污受贿行为,近期给国企造成较大损失。对此,省属企业已加强对各类贸易业务的审批、监管和定期清理,以借出资金赚取息差为目的的融资性贸易业务要限期清退,以融资为目的、无真实货物交易的虚开发票等虚假贸易业务要坚决禁止。而省国资委日前出台的《广东省省属企业落实党风廉政建设党委主体责任、纪委监督责任工作的意见》通过加强惩治贪腐受贿行为的力度,也为省属国企的发展起到了保驾护航的作用。
融资性贸易危害大
国企承受巨大风险
融资性贸易以融资为目的,多表现为民营企业与大中型国企联合,民企借用大中型国企的良好银行信用,凭借与目标客户签订贸易合同,取得银行融资,获得融资后再与国企分成。
和民营企业合作进行大宗商品贸易,是很多国有企业做大资金流,赚取利润的经营手段之一。
专家分析,多数贸易型国企走上融资性贸易的原因在于,由于机制僵化等固有的体制性问题,在贸易行业竞争日益加剧的情况下,市场逐渐被蚕食,国企竞争力不足,但在取得银行信贷方面仍具有天然优势,从而通过出借自身信用赚取手续费,然后通过加大周转率解决利润来源。
而国企的优势恰恰是民企的劣势,也是民企急需的一种资源。在企业贸易经营过程中,银行根据企业真实贸易背景和上下游客户资信实力,以单笔或额度授信方式,提供银行短期金融产品和封闭贷款,以企业销售收入或贸易所产生的确定的未来现金流作为直接还款来源的融资业务,称为自偿性贸易融资。但由于多数中小型民营企业缺乏足够的资信,很难从银行通过自偿性的贸易融资解决流动性资金不足的问题。其中一个办法便是通过占用大中型国企的良好银行信用,自己控制上下游客户,以国企名义与客户签订贸易合同,取得银行融资,销售货物后返还一定手续费给相关国企。这种合作以融资为目的,以贸易为手段,放大自身规模的贸易,表面称代理贸易,实质为融资性贸易。很多国企所做的融资性贸易表面上是贸易行为,实际上成为中小企业的“银行”,一旦实际贸易出现问题,资金链断裂,国企则成为最后支付人,承受巨大损失。而且在这样的贸易过程中,由于上下游客户都由他人控制,存在交易无货真价实的商品,发票和报关单等凭证均是伪造或虚假的情况。
为应对金融危机,政府投入大量资金推动基础设施建设,刺激了以钢铁为代表的大宗商品加速生产,以致产生过剩。2009年左右,已经有一些大宗贸易开始出现亏损,一些国企也开始出现了重大损失。
但省国资委在办案中却发现,尽管包括融资性贸易在内的大宗贸易成为近年造成企业损失最大的一种贸易方式,但仍有一些省属企业乐此不疲,前赴后继。为何这样的问题得不到根治?一位省属国企总经理分析说,首先,贸易的确能做大企业的营收规模,企业经营层因此能获得更好的考核;其次,贸易能做大企业的资金流;最后,这种找上门来的生意,为个别人员权力寻租提供了可利用的空间。
限期清退以借出资金
赚息差为目的的贸易
浪潮退去就能看到谁是光屁股的那个人。国企的贸易风险以及融资性贸易就这样突然地爆发了。对此,省国资委党委一方面督促配合相关企业查清案情,保全资产;另一方面在所有省属企业部署了贸易风险排查工作,推动企业转型和业务模式创新。而这成为当时的应急之道。
在完成应急处理之后,省国资委要求各企业开展治本工作。国资委向各省属企业发出《关于立即开展经营风险排查工作的通知》,重点排查当前产能过剩行业领域的贸易业务、与资信较差企业开展的贸易业务、融资性贸易等高风险贸易业务。经过企业自查和省国资委的重查,共报告企业存在风险173个,其中贸易风险100个;针对客户选择、合同签订、仓储货权管理、资金收付款管理、风险控制措施等环节存在的问题提出137项工作建议。
省国资委还下发了《关于推进广东省属商贸业务风险防控及企业转型创新的指导意见》,要求严格把握贸易业务经营风险防控。根据《意见》,各企业要建立客户资信管理台账及档案,强化客户资信评估。对于在集团内有不良记录的客户,各集团要建立客户黑名单通报机制,省属商贸类企业间要加强沟通协调,相互之间及时通报客户黑名单,坚决禁止省属企业与黑名单客户开展贸易业务。《意见》还要求强化财务资金管理,认真执行资金授权、批准、审核等相关制度,对预付、赊销等授信业务要进行全程跟踪监控,加强对各种逾期款项的追收,通过企业内外部力量加强财务报告内容真实性审计。对销售额5000万元以上贸易的上下游客户账户应与银行签署三方共管协议,监督资金往来,确保专款专用。
《意见》还要求省属企业加强对各类贸易业务的审批、监管和定期清理。明确规定,以借出资金赚取息差为目的的融资性贸易业务要限期清退,以融资为目的、无真实货物交易的虚开发票等虚假贸易业务要坚决禁止。省国资委还专门下达通知,明确指出,省属企业在《意见》下发后仍开展坚决禁止类贸易业务的,或重新开展已退出的限期清退类贸易业务的,年度考核扣10分并相应降级。
纪委为国企发展保驾护航
相应惩处力度加强
日前,省国资委出台了《广东省省属企业落实党风廉政建设党委主体责任、纪委监督责任工作的意见》,也为省属国企的发展起到了保驾护航的作用。记者采访了解到,目前大部分企业已经按照“凡设立党委的一律设立纪委,同时设立纪检监察室”的要求,配备专职纪委书记、副书记和监察部门负责人,原则上纪委副书记由纪检监察部门负责人兼任,并按照实际情况配备相应的专职人员。大部分企业的党委也都调整职责分工,让纪委书记全心全意抓纪检监察工作。纪委副书记的排序大部分也已经排在各部门正职之前;大部分企业已明确加大办案工作经费投入,计划在2015年财务预算中,把办案和工作经费纳入预算管理,专项列支。力度较大的广业公司给予专项列支预算超过100万元。
以广业公司为例,目前该公司已调整纪委书记职责分工,聚焦到纪检监察、审计等监督工作,并设立了纪检监察室,加强了纪检监察力量,为公司发展保驾护航。该公司负责人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针对该公司暴露出的具体问题,该公司制定了相应的整改意见。“以往我们对子公司考核时,企业营收规模是一个指标,一些企业为了扩大营收规模而开展融资性贸易,现在我们把考核指标改了,不考核营收指标,着重考核利润率,企业利润率超过7%的,我们给予奖励。”他说,该公司还明确规定,下属企业新增债务超过500万元的,就要砍掉该企业领导层30%的年终奖,以引导企业转型升级。该公司还专门建立了贸易业务风险控制预警指标,对企业融资额度、客户信用额度作出规定,并设计了企业贸易风险控制预警机制。公司通过狠抓贸易业务整顿和企业转型升级,整体抗风险能力增强,业务结构有了进一步优化,主营业务利润和利润总额持续增长,公司生产经营保持平稳。
省国资委相关负责人表示,融资性贸易的巨大风险为所有的国企都提了个醒,防止问题持续恶化,也警醒着国企的“掌门人”加快企业的转型升级,加强党委的主体责任与纪委的监督责任,谋求企业健康、规范发展。(赵杨)
(责任编辑:高晋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