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特推: 华夏金租与地上铁围绕新能源物流车租赁领域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搜索:
您的位置: > 新能源网 > 行业资讯 > » 正文

舒效比:供热节能评价体系的全新突破

来源:新能源网

供热系统的评价一直关注于其热工性能,如采暖温度、热损失等指标。然而,这些指标并不能全面评价一个供热系统的优劣。真正使用供热系统的人最关心的,是室内是否足够温暖舒适,以及运行成本是否过高。因此,传统的热工评价体系无法实现节能减排与舒适度的平衡,难以找到最佳的供热运行方案。为了彻底改变这一状况,舒效比理论作为一套全新的供热系统评价体系应运而生。它把使用者的热舒适感知置于核心位置,并与系统能耗进行比值计算,评判供热系统在满足基本舒适要求下的节能潜力,找出舒适与节能的最佳平衡点。

2.jpg

舒效比理论的主要内容包括:热舒适度评估、供热能耗计算、舒效比值计算与寻优。热舒适度采用国际通用的PMV-PPD模型进行评估,考虑环境温度、湿度、气流速度及人体活动量等多种参数对室内温度感知的影响。举例而言,温度每升高1°C,舒适度下降10%;相对湿度每增加10%,舒适度下降5%。供热能耗计算包括煤、天然气、电等各种供热方式的能源输入与损耗,得出全面准确的系统能耗数据。舒效比值通过热舒适度与能耗计算值的比率得出,数值越大代表供热系统的舒适与节能性能越好。寻找最大舒效比值的供热运行方案,可以在保证基本热舒适的情况下最大程度降低系统能耗,实现供热节能的最佳平衡。

21.jpg

与传统评价体系相比,舒效比理论有以下优势:

1)以人为本,把使用者的热舒适度置于首要位置。传统体系过于侧重工程指标,忽视人的感知。

2)考虑各种影响因素,评估更加全面准确。包括环境参数、人体参数和供热系统多种运行因素。

3)寻找最佳平衡点,实现舒适与节能的统一。传统方法难以在两者之间取得平衡。

4)提供清晰的评价标准和操作路径。舒效比方法论详细系统,易于供热工程技术人员操作和应用。

5)节能分析更加贴近实际,有利于制定切实的改造措施。传统体系无法深入挖掘节能潜力

222.jpg

总之,舒效比理论为供热系统节能与改造提供了全新的评价工具和分析方法。它有望在供热工程界广泛推广应用,使供热系统的设计与运行更加科学合理,为建筑节能做出重要贡献。例如,在学校采暖系统改造中,传统方法常采用简单替换锅炉等设备的方式,难以深入分析热舒适度与能耗之间的关系,不能在保证足够采暖的条件下实现最大限度的节能。舒效比理论可以对整个采暖环节进行优化,如调整采暖温度设置、新增VAR 系统、改善管网布局、运用间歇供暖等,在满足采暖标准的基础上节能超过30%。在住宅小区中,社区热力普遍存在热舒适度不足及能源浪费的问题。采用舒效比理论可以根据楼栋热工特点制定专属的供暖方案,在保证舒适温度的基础上有针对性降低热源温度和流量,实现供暖精细化管理,减少热损耗。根据案例分析,舒效比理论改造可以使小区全年热耗降低约20%。总之,舒效比理论为供热系统提供了全新的理论指导思路。它摒弃了长期以来过于强调热工性能的传统观念,以人的热感受为中心,通过与能源消耗的比值分析找到最优运行方案。这一崭新理论很好地融合了节能减排与热舒适的要求,必将引领供热行业的技术革新与发展。它为供热工程师提供了全新的设计与管理工具,并在一定程度上改变和升华了他们的传统思维定势。这一理论无疑会成为供热节能领域乃至建筑能源革新的重要理论基石。

我来挑错
关于我们 - 友情链接 - 广告合作 - 网站留言 - 网站地图